5月12日一早,万兴明去地里割了一袋莴笋,又装上几根苞谷,准备和妻子一起去看望3年没见的“老朋友”——猪坚强。
他曾是猪坚强的主人。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中,一头家猪在万兴明已成废墟的家中奇迹存活36天,一时闻名全国被称为“猪坚强”。之后,它被接到四川建川博物馆生活至今。
万兴明告诉新京报记者,分别13年来,他和妻子多次去博物馆探望,由于路途不便,他们上次看望猪坚强已经是3年前。
如今的猪坚强已是“暮年”,身体情况也大不如前。今日中午,万兴明和妻子从四川彭州龙门山镇老家赶到大邑县建川博物馆,“了结一个心愿。”
5月12日中午,万兴明夫妇到博物馆看望猪坚强。新京报见习记者 郭懿萌 摄
“看到它现在的样子有点舍不得”
新京报:为什么想来看望猪坚强?
万兴明:之前我和妻子来建川博物馆看望过猪坚强几次,但上次来已经是三年前了。我们不识字,转车比较麻烦,所以一直没有过来,但心里还是想着它的。
它的状态和三年前差得太多了,3年前它看到我们能爬起来,再吃点东西。
新京报:今天来探望做了些什么?
万兴明:猪坚强老了,吃杂草不好,我们就带了一些苞谷和莴笋来喂它,都是自己家里种的。
以前猪坚强吃东西很厉害,但它现在的身体情况下应该吃不了多少。刚开始喂的时候,饲养员拒绝了,他怕现在的猪坚强没法吃。后来在协调下,建川博物馆同意了。
猪坚强看到我们拿着食物进来,勉强立起两条前腿,我的妻子就蹲下把手里的苞谷一粒粒搓下来,堆到猪坚强面前给它吃。最后它吃了一根苞谷,5根莴笋。
新京报:这次探望有什么感受?
万兴明:今天看到猪坚强,算是了结一个很久的心愿。它已经14岁了,看起来很老了,身体也不比以前,只能趴在那里。看到它现在的样子,心里有点难过,有点舍不得。但是想到一只猪能活到这个岁数,也是个心理安慰。
到这里看到它的时候,我拍了一张照片留念,想它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。
万兴明夫妇和猪坚强合影留念。新京报见习记者 郭懿萌 摄
“它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”
新京报:猪坚强是怎么在地震中存活下来的?
万兴明:2007年的时候,我和妻子在市场上买了猪崽儿,喂了一年多后,遇到了大地震。地震之后,我们和小孙女回到家,没想到它还活着。本来300斤的猪坚强变得很黑很瘦,靠吃木炭喝雨水在地震中活了下来。
小孙女那时候3岁,看到猪坚强后就喂了它一把草。我们当时就想养着它,让它好好活下来。
新京报:它后来经历了什么?
万兴明:我们养了一段时间后,建川博物馆花了3008元把猪坚强买走了,又捐赠了一万元资助我家。
猪坚强很聪明,博物馆的人想把它带下山,要走过一座桥,它走到一半不愿意走,挣脱跑回了猪圈。三天后,我们来建川博物馆探望它,它还想跟着我们走。
猪坚强来到博物馆后,就像孩子找到了一个好的家庭,在这里安详地生活了很多年。
新京报:猪坚强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变化?
万兴明:地震之后,我家就再也没有养过猪了,因为当地没有兽医,猪坚强成为了我们养得最久的一只猪。
在我们家乡,人们都知道猪坚强。地震之前我们家就开了农家乐,地震后,有很多人来旅游时,都会聊起猪坚强,去它原来住的地方看看。
这么多年,它就和我们的亲人一样,总是挂念着它。希望它活的时间能再长一点。
新京报见习记者 郭懿萌
编辑 李明
校对 李项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