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最早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、干支历法和春祭礼俗文化。而清明节主要的习俗有扫墓祭祖、踏青、植树、放风筝、插柳、拔河、荡秋千、蹴鞠等。
清明节的起源及风俗
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、行清节,其主要起源于干支历法、原始信仰、祭祀文化。清明节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而且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。
最初的“二十四节气”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的。其中个,当斗柄指向“乙位”(太阳黄经达15度)的时候,说明清明节气已至。
而我国祖先的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。根据考古发现,在广东英德青塘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,这说明早在万年前就已经有了墓葬行为和礼俗。
因此,清明节的很多习俗都流传至今,如两大节令传统习俗,分别为扫墓祭祖、踏青。除此之外,还有植树、放风筝、插柳、拔河、荡秋千、蹴鞠等习俗。
扫墓又叫做“墓祭”“拜山”“扫山”“上坟”,主要是在清明时节前往祖先坟墓进行杂草、摆贡品、拜祭、鸣放鞭炮等一系列活动。
而踏青主要融合于上巳节的传统习俗。上巳节,俗称三月三,比清明节早一些,有祓除畔浴、祭祀宴饮、曲水流觞、郊外游春等活动。清明节的踏青习俗就是承袭了上巳节的郊外游春的习俗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