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游戏心态 verse矿井导线解算与管理是一款导线管理与解算信息系统,主要是用来解算及管理地面,井下各种形式单导线的观测资料、解算成果的信息系统,同时还附带一些测量上计算程序。
1.1 井下平面控制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两大类。这两类控制导线都应敷设成闭(符)合导线或复测支导线。其中基本控制导线按测角精度分为±7″、±15″两级,采区控制导线按测角精度分为±15″、±30″两级。有条件话,要推广使用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。
1.2 基本控制导线应沿矿井主要巷道敷设,采区控制导线沿采区上、下山,中间巷或区段运输巷以及其它次要巷道敷设。
1.3 井下经纬仪导线点分为永久点和临时点两种。永久点应设在矿井主要巷道的碹顶、底板上的稳定的岩层中。临时点可设在顶板岩石或牢固的棚梁上。所有测点应分采区 、分巷道进行统一编号,并将编号明显地标记在点的附近。
1.4 测角时要求如下:
1.4.1 水平角、倾角均采用测回法,杜绝半测回测角,采用的仪器和作业要求以及测角限差均按<<煤矿测量规程>>的规定进行;
1.4.2 每站观测始末,须同时量取觇标高、仪器高,且其互差应小于3mm,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;
1.4.3 主测人和记录人必须复诵以防出现差错;
1.4.4 在观测过程中,要注意水准气泡偏离情况,若水准气泡偏差超过一格,应整平后重测;在斜井必须停钩作业;搬站时应将仪器装箱,以防意外。
1.5 量边时要求如下:
1.5.1 稳好垂球,尽量减少摆动;
1.5.2 读尺要看清前后两个大数,由拉尺手校看读数时,用短而响亮的声音或用短促弹尺方法传送信号,所有人员都要专心听读;
1.5.3 边长丈量要按<<煤矿测量规程>>规定进行,采区控制导线边长也要坚持往返丈量或错动钢尺1m以上进行丈量。
1.6 后视时要求如下:
1.6.1 一定要认准测点,稳好垂球,尽量减少摆动;
1.6.2 随时注意观测者动态,看清信号;
1.6.3 注意矿车运行,保证自身和测站人员安全;
1.6.4 协助观测者搬运仪器,丈量仪器高,负责送拉钢尺。
1.7 前视时要求如下:
1.7.1 测点应选在顶板好、棚梁牢固、通视好、无淋水,便于安设仪器的地方;
1.7.2 做好点号标记,步测选点距离,便于量距;
1.7.3 与迎头施工单位联系,确保工作人员安全。
1.8 记录时要求如下:
1.8.1 必须复诵;
1.8.2 字迹清晰,记错不许涂改,应划去重记;
1.8.3 写明观测地点、日期、记录者、仪器号、参加者(前后视)、钢尺编号等,必要时要绘制草图;
1.8.4 记录者应牢记各项限差要求,并应立即算出成果,决定是否迁站;
1.8.5 原始记录必须复查,无误后方能进行计算 。
1.9 延长导线时要求如下:
1.9.1 基本控制导线一般应每隔300~500m延长一次。采区控制导线应随巷道掘进每30~100m延长一次。
1.9.2 在导线延长之前,必须对上次所测最后一个水平角及其边长进行检查,两次观测水平角的不符值不应超过下列规定:7″导线20″,15″导线40″,30″导线80″,超过规定,继续往后检查,直到达到要求;
1.9.3 每次检查测量的成果应记入记录手簿中。
1.10 中腰线延长时要求:
1.10.1 为了及时有效地配合生产,施工单位应按规定事先联系延设中腰线:
1.10.1.1 大型贯通及测量条件困难的贯通需提前五天联系;
1.10.1.2 小型贯通,需提前三天联系;
1.10.1.3 日常延设中腰线需提前二天联系 。
1.10.2 次要巷道开口初期,岩巷5m,煤巷8m内的中腰线由施工单位掌握,以后由测量人员精确标定中腰线。
1.10.3 巷道每掘进100m左右,应至少对巷道中、腰线点进行一次检查测量,并根据检查测量的结果调整中、腰线。
1.10.4 巷道中心线往前延设时可采用仪器标定法和手工延线法。巷道腰线往前延设时可采用水准仪法、经纬仪法或半圆仪法。
1.10.5 巷道的中腰线点都要成组设置,每次所给中心线点数一般不少于3个,且最近两个中线点点间距不小于2m,组与组间距不得大于40米。腰线点数一般不少于2个,所给腰线点距轨道面或巷道底板应超过1m。
1.10.6 当使用使用激光指向仪指示巷道掘进方向时,应遵守下列规定:
1.10.6.1 激光指向仪的设置和光束方向,应根据经纬仪和水准标定的中、腰线点确定。所用的中、腰线点一般应不少于3个,点间距离以大于30m为宜;
1.10.6.2 仪器的设置必须安全牢靠、仪器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应不小于70m(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管理,每次使用前应检查激光光束,使其正确指示巷道掘进方向);
1.10.6.3 根据仪器的性能,在保证光斑清晰、稳定的前提下,可自行确定仪器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。
1.10.7 凡中途停工前并在短期内不再复工的巷道,施工单位应在通风设备拆除前一天通知地测科,实测后将迎头位置绘在图纸上。
1.11 贯通测量时要求:
1.11.1 进行大型贯通测量前,须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,内容包括:
1.11.1.1 贯通导线设计图(1:2000、1:1000);
1.11.1.2 采用仪器,测量方法;
1.11.1.3 井巷贯通点的误差预计;
1.11.1.4 人员组织与分工;
1.11.1.5 安全注意事项;
1.11.1.6 贯通后的技术总结。
1.11.2 施测工作应按照贯通测量设计中提出的要求和有关规程进行。在施测过程中,应评定实际测量精度,若低于设计中的要求,应再次测量
1.11.3 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时,两个相向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50m。
1.11.4 贯通工程两工作面的距离在岩巷中剩余20-30米、煤巷中剩余30-40米、快速掘进于贯通前三天,测量人员应以“贯通通知书”的形式通知有关单位和领导,并附草图。
1.11.5 井巷贯通后,应立即测量贯通实际偏差,并将两边导线和高程联测,计算各项闭合差,还要进行精度分析,并作出技术总结。
1.11.6 巷道贯通偏差值应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的相关要求。
1.12 内业计算时要求如下:
1.12.1 观测工作结束后,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,检查手簿中的所有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,且观测成果是否满足各项限差要求,确认观测成果全部正确且各项限差都附合<<煤矿安全规程>>要求后,方可进行计算 。
1.12.2 井下导线的坐标方位角闭合差不超限时可对方位角进行简易平差。
1.12.3 井下导线的相对闭合差不超限时,坐标闭合差可按坐标增加量或边长成比例分配。
1.12.4 室内计算最少有两本台帐,且两本台帐上的水平角、倾角、边长等资料都须从原始记录查起,并由两人独立计算。
1.12.5 两本台帐计算成果中的方向角、点的坐标、点的高程均应逐点进行互相校核签字,不得只核对最终值。
1.12.6 两本台帐计算依据资料中方向角、点的坐标、点的高程等起始数据要统一且注明资料来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