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证有效性分析:分析下列论述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,选择若干要点,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,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。(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: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,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,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,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)
如果把古代荀子、商鞅、韩非等人的一些主张归纳起来,可以得以下理论:
人的本性是“好荣恶辱,好利恶害”的,所以人们都会追求奖赏,逃避刑罚,因此,拥有足够权利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。
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,那么在选拔官员时,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找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,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。廉政建设的关键,其实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的防止他们。
怎样防止官员呢?国君通常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。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合理的。因为监察官也是人,也是好利恶害的,所以依靠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,就是让一部分者制止另一部分人,结果只能是他们共谋私利。
既然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不合理,那么依靠什么呢?可以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使臣民去监督。谁揭发官员的就奖赏谁,谁不揭发官员的就惩罚谁,臣民出于好利恶害的本性,就会揭发官员的。这样,的罪恶行为就无法藏身,就是最贪婪的人也不敢了。
【论证有效性分析解析】
材料论述,“拥有足够权利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”,这是欠妥当的。此处论述有条件关系理解谬误的嫌疑。材料将“拥有足够权利的国君利用赏罚”理解为“把臣民治理好”的充分条件,然而,要治理好臣民,除了上述条件,很可能还需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条件的配合,故上述论述不足信。
材料论述,“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,那么选拔官员时,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,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。”这是欠妥当的。此处论述有另有他果之嫌。姑且不论“好利恶害”是否是人的本性,即使是,也很可能有的人通过自律或他律而成为事实上的廉洁之人。故在选拔官员时“没有可能也没必要去寻找哪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”以及“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”的论述是不足信的。
2017年考研相关视频: